公益林林改:生态与富民齐飞

本文摘要:中国绿色时报7月16日报道推进公益林林权制度改革是林改绕不过去的关口,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一方面,在集体林中,公益林占有相当比重,辽宁8000多万亩集体林中,超过一半属公益林,在东部山区,公益林更是占到70%~80%;吉林西部地区的公益林占集体林地面积的70%;内蒙古3.24亿亩集体林中,90%以上是公益林。如果不计公益林,林改则基本无林可改。 另一方面,公益林的定位是主要用于发挥生态效益,其经营处置受到诸多限制。农户怎样通过对公益林的有限经营实现增收致富?

银河网官方网址

中国绿色时报7月16日报道推进公益林林权制度改革是林改绕不过去的关口,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一方面,在集体林中,公益林占有相当比重,辽宁8000多万亩集体林中,超过一半属公益林,在东部山区,公益林更是占到70%~80%;吉林西部地区的公益林占集体林地面积的70%;内蒙古3.24亿亩集体林中,90%以上是公益林。如果不计公益林,林改则基本无林可改。

另一方面,公益林的定位是主要用于发挥生态效益,其经营处置受到诸多限制。农户怎样通过对公益林的有限经营实现增收致富?分山分林到户会不会使公益林的生态功能遭到破坏?近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跟随国家林业局林改典型县核实工作小组,前往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进行调研,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林下处处埋黄金地上的林子不能轻易动,但林下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

农民们发挥聪明才智,在公益林间演绎着一段段不砍树照样富的传奇。辽宁省本溪县南营坊村农民谢廷库一谈起自己家山林,就乐得合不拢嘴。

122亩林下参、200亩红松,加上林下间种的刺嫩芽,每年都为他带来可观的收益,山上的储存效益价值3000多万元。谢廷库说:林改让我在林下淘出了金娃娃,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秋皮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森林覆盖率近90%,人均耕地只有6分,人均山林却有37亩。林改前,虽有满目青山,但那是集体的,而且是公益林,村民只能望山兴叹。

为了增加收入,全村每年都有300多人外出打工。2008年,林改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村支书丁永华说,当时大伙儿的第一反应是真的吗?会有这好事儿?在外打工的村民赵公明一听到林改的消息,马上决定:回家!他家5口人,分得山林近200亩,在林间养蜂,去年收入11万元。

丁永华骄傲地说:林改后,我们村发展的是水、陆、空立体生态经济:山上有树、林中放蜂、林下种参、水里养鱼、沟里养蛙。你问效果咋样?这么说吧:村里有私家小轿车16台,谁家拿出个十万八万的都不费劲儿。分林到户得人心,家家户户种人参;从此花钱不用愁,林下处处埋黄金。一首农民自编的顺口溜抒发着林改后依林致富的喜悦和舒畅。

生态与富民齐飞对生态的担忧是公益林林改前最大的顾虑。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不仅没有砍树,反而对公益林的管护更加精心。

过去林不归我、我不爱林,如今人人都是护林员;过去不敢投入,如今舍得投入。谢廷库说:傻子才砍树呢!没有好的生态,林下经济不成了无米之炊?要想富,得管好树,这个道理农民都懂。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山城子村有个李宝库,林业部门建议他对林子进行疏伐,并主动拨给他采伐指标。但李宝库拒绝了,因为林下参喜荫,而且哪棵树都舍不得砍。

在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赶马河村,林改前,每年由于采伐指标有限,要通过抓阄来分配。但林改后,由于农民都不想砍树,每年的采伐指标都用不完。在内蒙古沙区,公益林林改与防沙治沙、生态保护结合得更为紧密。

分林到户后,农民可从中获得多重效益:一是生态效益补偿金;二是灌木平茬和采籽收入;三是部分重点生态工程资金。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还出台政策:对未纳入国家重点工程且年新造林规模超过5000亩的,资金补贴或政策优惠;对平茬更新的灌木林地,每平茬一亩政府补贴10元。

在政策和利益的驱动下,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造林治沙,仅今年上半年,杭锦旗就新增造林面积近50万亩。林改为防沙治沙注入新的动力,推动葱葱草木以更快的速度逼退漠漠黄沙。农民仍有三盼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划定了基本农田;为确保生态安全,国家划定了公益林。

基本农田要靠农民来耕种,公益林最终也必须依靠广大林农来管护和经营。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农民对公益林林改提出了3点企盼:一盼生态效益补偿到位,二盼森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盼公益林也可用来抵押贷款。与商品林相比,公益林林改交给老百姓的是有限度的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理当获得生态效益补偿。

听说今年中央财政将集体所有国家重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提高到了每亩10元,希望能尽快发到我们手中。有村民说。随着林改的推进,农民对于政策性森林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森林保险保的只是造林成本,而不是林木价值,也就是说,如果发生赔付,保险公司仅赔付每亩几百元的恢复再造林成本。

农民认为不划算,尤其是对公益林的政策性保险,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此外,在用公益林林权进行抵押贷款方面,也存在着操作层面的困难。一方面是农民在心焦:想发展林地经济,却缺少资金投入;一方面是银行在心忧:一旦出现呆账,贷款人无力还款,如果收回的抵押物是公益林,不能及时采伐变现。

怎样解开银行的心结,农民期待着政府能再帮上一把。


本文关键词:公益林,林改,生态,与,富民,齐飞,中国,绿色,银河网官方网址

本文来源:银河网官方网址-www.tedxshimaneu.com

Copyright © 2003-2023 www.tedxshimaneu.com. 银河网官方网址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62374440号-9   XML地图   银河网上·股份有限公司